English

残疾学生的“再生之地”

——记山东省滨州医学院
2001-04-06 来源:光明日报 本报记者 范有德 我有话说

山东省滨州医学院是我国最早开办残疾人高等教育的学校,该校残疾人临床医学系至今先后招收653名残疾学生入学深造。学院党委认真研究这些特殊大学生的实际情况,探索出一套做好他们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途径和方法,把一批批肢体残疾的学生培育成了品学兼优的建设人才。

这些学生由于肢体残疾,多数又来自困难家庭,与一般大学生相比,他们的学习、生活困难更多,精神负担更重。针对这种情况,学校领导和教师们形成共识:要给这些学生更多的关爱,实实在在地为他们排忧解难。于是学校克服经费困难,为残疾学生建起了专用的微机室、浴室、洗衣房和康复活动室,为他们的学习和生活提供了方便条件。同时通过多种途径解决残疾学生的经济难题,保证他们都能完成学业。学校根据每个学生的身体状况,逐个研究安排因人而异的教学计划,并让他们与正常学生共同上课和实习。

该校还成功地探索出教育与肢体、心理康复相结合的办学路子,利用附属医院的技术优势,先后为84名肢体残疾学生施行了矫形手术,使他们从形体到机能都得到很大改善,使不少同学扔掉了相伴十几年的拐杖。同时,建立心理健康教育咨询中心,积极实施对残疾学生的心理康复,组织他们参加校内外的公益活动,培养他们自信、自立的意识和健全的人格。就业是困扰每个残疾学生的重大难题,学校每年都主动为毕业生联系就业单位,帮他们解决就业中遇到的各种实际困难,使他们全部找到了用武之地。

用学生熟悉的人和事对残疾学生进行生动活泼的思想教育,是滨医党委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座标,以奋发进取精神对待学习和生活的另一有效做法。张海迪、朱彦夫是我国残疾人的楷模,院党委组织学生反复学习这两个先进人物的崇高品质。为激励在校生奋发成才,校党委在对往届毕业生进行调查的基础上,整理出一份数万字的《往届毕业生寄语在校生》文稿。这些寄语充满了往届残疾学生对在校生的关心、对学校创办残疾人高等教育的感激,他们的体会和希望,饱含着他们多年来求学、求职、成才的坎坷而丰富的经历,是发自肺腑之言,有许多真知灼见,读来令人感动。校党委组织残疾学生开展“读往届生寄语,争做跨世纪优秀大学生”的自我教育活动,大家认真地读寄语,写心得,谈体会,许多同学的心灵被深深震撼了。

滨州医学院深入的思想政治工作,像春风一样温暖着残疾学生的心,他们都以优异的成绩毕业,走上工作岗位后很快成为当地医疗卫生事业的骨干。在这些学生中,共有44人考取硕士、博士研究生,其中有的已成为国家级学术带头人;先后有80多人获得中国残联和山东省残联颁发的奖学金,还有一些学生获山东省或全国的三好学生称号。真诚地关心爱护学生,及时为他们解决实际困难,成为最有效的思想政治工作。许多残疾学生因此与滨州医学院建立了深厚的感情,称该校为自己的“再生之地”,决心发奋成才,为祖国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。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